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建筑资源的嘉定西大街,其保护性开发工作也逐步启动。在这条被誉为“上海最后一条原生态弹硌路”的沿线,留存有众多名人故居、旧宅,也充满了红色的传奇。
“这里就是嘉定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嘉定特别支部成立的地方。”指着“西大街218号”的门牌,嘉定区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朱本福说道。
今年87岁的朱本福,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对于长期研究的党史更是如数家珍。1985年,他就职于嘉定区委党史研究室(前身为1985年8月建立的嘉定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时,出于对党史研究的浓厚兴趣,朱本福请曾与其共事过的中共嘉定特别支部成员张漱川带他来这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民房参观过。
“他们曾经就在楼上的房间里秘密集会。”朱本福抬头望了望,眼里闪烁着微光。这所藏在西大街巷子里的民宅,如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踩在陡峭的木楼梯上,能感觉到木板在轻微晃动,同时发出吱吱的声响。
首个党组织成立
“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汇聚上海传播先进文化,宣传革命思想。当时,毛品章、夏采曦、陆默深、廖家礽等一批嘉定进步青年,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本福娓娓道来。
1926年春夏间,陆默深、廖家礽奉中共真如方面领导人黄逸峰之命,回嘉定开展工作。同年秋,中共上海区委派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人毛品章回嘉定开展建党工作,按上级要求,他和原先在嘉定的几位中共地下党员接上头,筹备成立嘉定地方党组织。
1927年春,毛品章、陆默深、廖家礽、张漱川、朱树仁、张吉人6人在张吉人家召开会议,建立了党小组,推选陆默深当党小组组长。
据毛品章的儿子毛继良所述,当时嘉定西大街上周边住户少,不易引人注意,而且离各党小组成员家的距离都比较近,便于集中。于是,1927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在嘉定西大街218号民房里,这6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秘密集会,成立“中共嘉定特别支部”,会议推选毛品章为特支书记,其余成员均为特支成员。
“这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热血青年成立了嘉定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朱本福说。
革命火种广泛播撒
“除了西大街,同年在黄渡镇也成立了一个党组织。”朱本福介绍,夏采曦被任命为中共黄渡特别支部书记。
3月12日,记者来到夏采曦的故居,也就是中共黄渡特别支部成立的地方——安亭镇(原黄渡镇)劳动街70号。门口是一个小型的商品市场,午后,居民三三两两坐在路边聊天,颇有烟火气息。从劳动街70号门口进入,穿过狭窄的小巷,“夏采曦故居”这几个字便映入眼帘。租住在隔壁的外来务工人员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不少市民来这里参观拍照。
1925年,夏采曦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下半年受中共江浙区委(上海区委)委派,返回家乡黄渡开展(建党)工作。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同年9月,中共黄渡特别支部在夏采曦家中成立。“10月,在夏采曦家召开的青浦东乡党员会议上,中共上海沪中区委委员陈云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和江苏省委的指示。”朱本福说。
县级红色政权诞生
“武汉局势发生动荡后,上海虽处于革命低潮,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情绪高涨。”朱本福表示。
1927年10月10日,中共嘉定特别支部成员组织群众开展“提灯会”进行示威,游行队伍从嘉定城外延绵至城里,到深夜才散。第二天,毛品章和其他中共嘉定特别支部成员邀请了中共党员以及国民党左派张来方等人,由毛品章的弟弟——毛齐华向与会成员传达了武汉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的消息,以及八七会议精神。“当时与会人员斗争的决心都很大。”朱本福说。
同年秋天,中共江苏省委派周慰农、沈金生到嘉定领导农运工作,周慰农为省委特派员,沈金生为中共嘉定县委书记,共同筹建县委,开展党的活动。到嘉定后,即与中共嘉定特别支部书记毛品章及其他领导成员接上关系,经常秘密集会,研究农运工作和积极分子名单。11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建立中共嘉定县委,沈金生任书记。“毛品章因为卧病在床,没有在县委担任职务。”朱本福说。
这一年,中共嘉定县委在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建党建团,发展革命力量。至1927年底,发展了30多名党员,并在他们周围的农民中,发展了400多名农协会员。
嘉定是一个充满红色传奇的地方,嘉定镇西大街218号、安亭镇(原黄渡镇)劳动街70号......这些地方都曾留下红色的脚印,深深刻进嘉定人民的骨血里,直至今日依旧被后人铭记于心。
“尽管年代已久,有些地方已经破破烂烂了,但每一年仍有很多人来这里追寻红色足迹,纪念先烈、缅怀历史。”家住在嘉定镇西大街上的居民龚阿姨感慨道。